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,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,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!
至中央區塊 至網站導覽
x
動畫海浪
燕鷗
燕鷗
燕鷗

:::

風俗信仰篇

  • 轉寄
  • 列印
  • facebook
點閱數:9

一、宗教信仰源流

 馬祖居民大多來自福建閩東一帶,民間信仰文化也多自原鄉的長樂、連江與福州等地引進,但也有部分祀神屬於馬祖列島本身的「造神運動」而產生的。

 福建自古以來民間信仰文化發展,起源於秦漢以前的閩越人自然崇拜和原始巫術流傳,經長期演變,至明清以後民間信仰文化到達鼎盛。地方特色的神祇崇拜,構建了馬祖民間信仰文化的主要內涵和區域特色。

 南竿地區,白馬尊王、媽祖、五靈公、華光大帝、玄天上帝、臨水夫人為具影響力的地方神祇。

 白馬尊王的信仰流行於福州地區,始於漢初,盛於唐宋,延續至清末民初依舊不衰。馬祖列島白馬尊王的源流頗為多樣,一為漢武帝時閩越國王郢第三子騶寅,別號「白馬三郎」,奮勇射鱔除害,為福州解旱,廟號「白馬孚佑王」,如南竿山隴與北竿中澳。另一位五代十國的閩王王審知,善騎白馬,攜中原氏族入閩開墾,開閩有功、多所建樹,至宋代追封為「忠懿王」,如東莒福正。其三為各聚落原有的本境守土大王,經過易名而來。白馬尊王除保境安民之外,也兼任替喪家為往生者報亡之功能,在本鄉頗為普及,有則為村廟的主祀神,或設為協祀神,介壽、福澳、清水、珠螺等村都有立廟奉祀。

 另外,台閩影響最大的當屬發源於湄州的海神天后媽祖,信仰圈擴及東南亞華人社會,信徒廣布。本鄉鐵板、津沙、馬祖村各有一座,據津沙李雙泉、鐵板陳其灶等耆老都指出相傳最先由清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所修建,三廟後經多次擴建、重建,鐵板、津沙廟內至今仍保留清代遺跡。目前馬港天后宮為全馬祖香火最旺、知名度最高的廟宇,信眾遍及台馬兩地。
關於五靈公信仰,綜合大陸歷史學者徐曉望與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李豐楙的考證、研究,福建自古以來,瘴癘叢生、瘟疫蔓延,閩江流域的五通信仰興盛,到魏晉時期與《道藏》〈洞淵神咒經〉中的「五方瘟神」張元伯、鍾士秀、劉元達、史文業、趙光明結合,而發展出的一種瘟神崇拜,清末《竹間續話》中重新創造了與上述同名的五位應試書生,為鄉民投瘟疫之井犧牲,受朝廷冊封成為正神的故事。五靈公,在福州文化圈別稱五帝、五顯公、五福大帝等,祭祀五靈公信仰隨移民遍布馬祖,在牛角的牛峰境廟為主祀神,山隴、福澳廟內也都有神龕塑像供村民膜拜。源自長樂潭頭的龍山寺五靈公,以及連江定海小埕的天仙府五顯公為本鄉五帝信仰重要的兩大脈絡。

 華光大帝為明代小說《南遊記》主人翁,也是《三教搜神大全》中的道教護法神馬元帥,本為如來佛弟子至妙吉祥所化身而成的,面露三眼,屬於火神,經幾度轉世才修成正果,被封為「靈官大帝」。本鄉的華光大帝信仰分布於福澳、山隴和鐵板等處,有福澳華光大帝廟,以及在山隴、鐵板廟內設神龕塑像供村民膜拜。山隴、鐵板的華光大帝信仰為早期隨嶺南陳姓族人自原鄉引入。

 玄天上帝為北方之神,漢代《淮南子》上說:北方為水,由上古傳說五帝之一顓頊執掌,代表玄冥界與冬天,主神為北極星,代表為靈獸玄武。本屬自然現象崇拜,到宋代道教《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》等書將其人格化,受到明代皇家高度崇敬,尊為「蕩魔天尊」,明末並出現以其為主角的神怪小說《北遊記》產生,到清朝才編造出屠夫悔過、立地成神的故事。珠螺、中隴、山隴均有立廟或設壇祭祀。

 《古田縣志》記載臨水夫人陳靖姑自幼即懂法術,有一年當地方生旱災,她應邀祈雨,不幸操勞過度,流產而亡。陳靖姑的信仰,在唐代後期即已形成,明清以來,進一步成為福州等地區民間信仰中最有影響力神祇之一,在南竿各廟多設有神龕供奉,馬港天后宮與媽祖合祀正神龕,其信仰主要內涵,在於保胎救產、護救婦幼,信徒以女性為主。

 其他,由南竿地區隨歷史演進,經「造神運動」所發展的神祇,以水流屍比重偏高,發生自清末至民國四十年期間,如梅石高總管(近年升格為王爺)、牛角陳大哥和福澳林大姊,透過不斷顯現神蹟,致使信徒擴張,香火日漸鼎盛,神格也不斷提升,如今被尊稱為高王爺、陳將軍與林地母。

top